查看原文
其他

这次去,我对故宫的印象改变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芭小教育 Author 芭小宣


“博物馆课程”是芭小特色课程之一。北京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博物馆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希望能将这些资源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更丰富,体验更立体。


理想中的博物馆课程,并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打卡,它应该有鲜明的主题、明确的目标;它未必面面俱到、靠一次参观就吸纳所有内容,毕竟每一所博物馆的信息量都是庞大且深厚的;它的活动设计要符合认知发展规律,要能激发学生利用博物馆去学习的内驱力,而不是一场枯燥无聊的知识点灌输;它还要有一定完整性,有参观前的预备、参观后的分享和总结......


今年秋季,芭小六年级的博物馆课程依然是“故宫博物院”,让我们来看看丹玲老师关于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分享。


 


文/宋丹玲(芭小语文教师,班主任)




01

备课时的思考


在六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中有这样一篇课文——《故宫博物院》,身处在北京的我们对这篇文章自然多几分亲切,它由四则材料组成。

材料一是一则说明文,文章沿着故宫的中轴线,按照由南到北的顺序对故宫主体建筑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材料二讲述了太和门的故事。

材料三是一张故宫博物院官网上参观须知的截图。

材料四是一张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

如果我是一名随手拿这篇文章进行阅读的读者,材料一的篇幅最多,我关注最多的也是此处。合上文本,回忆内容,我脑中最深的印象是:这真是一篇的的确确的说明文啊,文字非常“说明”。

如果我是一名正在准备课程的语文老师,我会想,孩子们能理解这篇课文吗?

课文中有不认识而陌生词语,比如“螭首”“矗立”“额枋”,在阅读中孩子们大概率会自然而然提出(因为“字不认识”);然而课文中还有熟悉而陌生的词汇,如“龙凤流云”“四角”“望柱”,阅读时孩子们会因为字认识就忽略它们吗?他们会自己发现这些词语,停下来想一想它的意思吗?

除了是否能理解文字以外,我还会好奇:孩子们读些文字后对故宫会留下什么印象?如果他们去过故宫、听说过故宫、在别处了解过故宫,他们能把自己脑中已有的信息,与这些材料的文字联系起来进行新的整合、并产生新的认知吗?会产生什么认知?还是说,课文是课文、经验是经验?

说明文有它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故宫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说明文会直接给出“结论”,读者可以快速地找到信息,大大提高了阅读速度。

但是面对这个“结论”,我仍旧关心孩子们的想法,他们会不会将书中的结论与自己的结论进行对比:我印象中的故宫,也是“独特”的吗?

再比如,课文中提到的“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一对威武的铜狮”,孩子们会不会对这些信息产生好奇:桥精美吗?怎样的精美?铜狮威武吗?怎样的威武?

带着这些思考,来看看教师用书上给出的教学目标吧。

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阅读策略”:根据阅读目的,使用相应方法,获取需要的信息,完成阅读任务。 
《故宫博物院》被安排在本单元最后,而且是一组非连续性课文,一共有四则材料,相当于一个联系实际进行综合应用的练习。阅读提示是这样写的:
下面提供了两个任务,和同学交流:你会怎样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以下材料?
. 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 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教材希望以“故宫游览”为例,贴近我们真实的阅读情境:大多数时候,我们在完成某项任务时,不会只从一篇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而是阅读多篇材料,获取更为全面的信息。
为此,教材建议:选择一两个景点,搜集相关资料,游故宫时为家人作讲解。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了景点的部分内容信息,材料三和材料四提供了参观的相关信息。
身处北京,守着这么好的资源,让孩子们搜集资料然后给家人作讲解,这个太好实现了。但是,作为备课的老师,我还是不住要想:既然是亲自去,那么,经由这个真实的参观活动,孩子们还能获得什么呢?
他们一定会对故宫有更多了解——建造方式、装饰中的寓意、明清历史……而这些知识跟他们每个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要给家人复述这些知识点吗?难道他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吗?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是“知道”一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仅凭记忆保存在我们的大脑中,却很少真的与个体有关联,它们很快就会被遗忘。
如果这些知识是与我们自己有关系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是调动了自己的各种感受的,那么知识就会被“吸收”,成为“我”的一部分,影响到“我”的成长和发展
——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学习”。
那,故宫与孩子们联结的玄机,在哪呢?
生活在北京的孩子,大多去过故宫,甚至去过不止一次,可能跟着家人参观过,也可能跟着知识渊博的导游边听边浏览,他们不仅有些记忆,一定也有随之产生的感受。他们对故宫有兴趣吗?相比之下,他们可能还是更喜欢去游乐园吧?
以上是我“自以为是”的对孩子的猜测。即使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猜对了,但我仍然认为,老师的“好奇”很重要,老师应该始终对孩子们的想法保持好奇




02

一起去故宫


张双南:黑洞的理论研究是我的业余爱好……我还有一个业余爱好,就是研究我们的大脑如何审美,如何理解什么是美……


许知远:你也不在乎行业里的人觉得你这两个研究都很业余?


张双南:我不在乎被人怎么看待我的黑洞理论,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我的美学理论,我只是特别开心,我又理解了一点,我又理解了一点。


——摘自《十三邀》(许知远对话张双南:离宇宙更近一点)


作为老师,备课时我们会假设很多孩子有可能的反应,但依旧好奇孩子们怎么想,所以在正式上课之前我做了一个调查,问了孩子们两个问题。

. 你去过故宫吗?
. 你对故宫感兴趣吗?或者说,你愿意自己再去一次故宫吗?
两个班55个孩子,只有2个孩子没有去过故宫,53个孩子都去过,有的甚至去过不止一次。其中有40多个孩子表示自己对故宫不感兴趣,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没什么可玩的,房子都长得差不多,挺无聊的。

宫殿长得都差不多,没法留下什么印象。

因为并不能在里面真实生活,所以并不那么了解每个宫殿有什么作用,看起来每个宫殿都差不多。

不太能理解里面的文物、建筑。

欣赏不到它的美。

已经去过很多次了,有点看腻了。

人很多,想看的地方都被拦住了。

网上看视频、照片就可以。

正如我所料。看来我们真的有必要来一起细看看这篇课文。

大家参观名胜古迹时,不知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以前看到某一处装饰,觉得很普通,甚至没注意到,但一旦有人跟你介绍了一番,你突然会发现它们的美。

斗拱、额枋、琉璃瓦、白玉石栏杆、太和殿广场......它们凭什么在这样一篇惜字如金的说明文中占据一席之地?值得去重新拜访拜访。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有过这样的经历?听着一位导游的讲解从头走到尾,很多地方都来不及细看,听着听着又听累了......然后结束一天的行程后,发现自己并没记住什么,觉得好生可惜。
所以,我们打算来一次更主动的参观,带上这篇不明觉厉的课文,带上自己的感官,做一场“故宫发现”之旅,亲自去这座巨大的艺术精品中找一找那些最值得为家人推荐和介绍的内容。

这是一条龙?还是一只狗?

在这一系列铺垫下,每一个来到故宫的孩子,都张开了眼睛,打开了心。他们分享的很多发现,甚至让我这个来过故宫很多次的人,也重新对这里生出新鲜感。

“首先,我穿过了午门,对着的是汉白玉石桥。石桥上有很多花纹,但桥是白色的,花纹不太明显,但这个桥以前有颜色吗?” 

一个好问题!如果他来设计故宫,会不会让这座桥有颜色呢?

来到太和殿前,看到书上所写的铜龟、铜鹤。孩子说,“这下面好像山海经。”

就在它的另一侧,同样也有一只铜鹤。来故宫这么多次,我一直默认它们是对称的、一模一样的。可是有人告诉我,“它们的底座完全不一样”,这是特意为之?还是被人窃取?就让他们的猜想去开启属于他们的学习新路径吧。
孩子们还惊讶于仙鹤和霸下背上的花纹。在我眼里,这些花纹就是一圈一圈的,很简单。但他们会发出惊讶的感叹,好像他们从没来过一样。
因为语文书上说这是香炉,孩子就会去看一看、猜一猜。
“我们组有人发现在仙鹤和霸下的背上都有一块凸出来的东西,很像是补上去的,我们猜那是点檀香的地方。”
 

砖上有字......

遇到低处的琉璃瓦,一定要摸一摸,“琉璃瓦的手感真好啊!” 这种触感的体会,若不曾亲自参观,怎么会有?
“丹玲,你低头看这里,这个螭首背上有好多毛。” “还有,它的角似乎被砍掉了。
台基四周的螭首很多,但也有不同,有孩子把它写到了自己的文章中。

"在太和殿前面的台基上,有无数只圆雕螭首。小的只有头,大的有一对胳膊。你在一般地方都是找不到它们的。"
参观时,一个不经意回头,“狮子的背上居然有蝴蝶结!”
“应该不是蝴蝶结,可能就是一种打结的方式,可能是含有某种寓意的打结方式。”
所以这次在故宫行走我学会了走几步就回头看看。我突然想到,游客走进来的方向,是外人走进来看到的故宫,而我回头看的方向,才是皇帝们每天看到的故宫。

“当我看了两三个圆顶宫殿时,下意识地认为所有的顶都是圆的,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如此精美的屋顶,就会忍不住再去看看别的屋顶。”

“那面大花墙,为数不多的可以近距离观察的老物件。游客常在那里休息、拍照,原来它是这么建造的。” 
确实,很多“老物件”现在都不能近距离观察了。至于它具体是怎么建造的,真的很难语言描述。那种巧妙的构思,非常值得去这些墙前亲自揭秘。
“这个铜狮相比前面的更可怕,更像怪兽,头上的毛都竖起来了,尖尖的。”  
细细观察故宫中的各个神兽,它们真的会有自己的表情。

“汉白玉栏杆上的龙表情凶狠,虽然有些破损但也不减当年那种威风”。

“在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凤凰。最让我惊叹的是,乍一看好像都差不多,可离近一看,每一只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但这对铜狮长得就很像狗,耳朵折了下来,眼神有点呆。”


花园中万春亭四周的四棵树,居然都是这样“劈叉”的姿势。

万春亭上的藻井,“你站在亭子的正中间再抬头,会看见一条龙头朝下,好像要俯冲下来,很是好看......”
那条从顶端飞下的龙,一旦亲眼看过,那么脑海中“栩栩如生”这个词语就不再仅仅只有文字的意思,配的画面就有它了!
我们与生俱来就拥有感受力,人本身就热爱发现,我们希望孩子们会因为自己遇到一些特别的发现而开心,开心于自己对这个世界“又理解了一点,又理解了一点”,就像物理学家张双南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
当孩子们意识到自己也能有所发现时,他就会慢慢练习自己的这种能力,也许在他下一次的参观中,就会去自己寻找,去做比较,又或者有意识地读一读旁边的介绍,看看文字再看看眼前的事物,他会去“品味”,就不会觉得参观名胜古迹是件无聊的事。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这样的体验,自己慢慢意识到,只要我们自己对周遭的事物保持关心和好奇,就会发现它们有趣的地方。




03

用文字表达自己对故宫的印象



在写作上,“诚实”是“有什么说什么”,或者是“内心怎样想怎样感,笔下便怎样写”。
这个解释虽浅显,对于写作者却有一种深切的要求,就是文字须与写作者的思想、性情、环境等一致。
杜甫的感慨悲凉的诗是“好”的,陶渊明的闲适自足的诗是“好”的,正因为他们所作各与他们的思想、性情、环境等一致,具有充分的“诚实”。
记得十五六岁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死了,动手作挽文。这是难得遇到的题目。不知怎样写滑了手,竟写下了“恨不与君同死”这样意思的句子来。父亲看过,抬一抬眼镜问道:“你真这样想么?”
——摘自 叶圣陶《怎样写作》


故宫之行回来后,大家把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从字里行间的许多小细节,我们还是能看出孩子们对自己的想法的捕捉。

(点击每张图片可看大图。下同)

“明代皇帝在午门举行刑罚,......现在作为售票口。” 曾经的人们站在这里怀着敬畏、恐惧;现在的人们站在这里怀着焦急、好奇、愉悦,也许还有另一种敬畏。


“广场的地面坑坑洼洼,破烂不堪,以前应该没这么旧吧,不然万一皇帝在这里摔一下......" 原来我们离历史这么近。
“故宫,在课文里把它写得大、威武、神秘。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也这么觉得,但是第二、三次就不一样,都不感兴趣了......经过在课上讲了一篇课文,所有记忆涌入我的脑海。这个地方我好像去过......长什么样来着......真想再去看看啊!......我竟然有期待的感觉!”
这一次我们去了故宫,这让我对故宫的印象改变了。
“走着走着就进了御花园里,这里的树大部分下面都会分叉......地上有用各种颜色的石头拼成的植物,每一个都不一样。这一次我去完故宫后,我觉得故宫没那么无趣了。
"学课文的时候,作者对太和门广场并未提及太多,只是说有五座护城河上的石桥,还有金水河,其他都一笔带过了。这让我觉得这个广场一点都不大。但我自己看到后,我都怀疑课文是在‘骗’我们。光这五座石桥就已经够大了……
文字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感受,看到真实的场景又是一种感受,这也是一个很奇妙的发现。
当然,在创作中,也有一些孩子跟我说:“丹玲,这次去完故宫我对故宫依旧不感兴趣,我还是觉得故宫很无聊。”
我说:“那就把你觉得无聊的感受写下来好啦。” 
神奇的是,虽然他总结说“这些新发现不足以吸引我再去一次!”但是,从他前面写到的以及他的配图,还是能感受到他参观时的巨大参与感。
“我非常希望站在角楼上看整个故宫,那一定能更多地看到故宫的全貌,一定非常壮观,用来做壁纸一定很合适!”
我们设计一个课程,组织一次活动,当然希望孩子们对此感兴趣,但这不是唯一目的,毕竟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如果不感兴趣我们也会接纳。只要参与其中,孩子就会有新的发现。 


“但这次故宫让我觉得真的和以前不一样,很宏伟,很大,很复古,但并不美丽,皇上只想着大、宏伟,没想到美......”  

“御花园的太湖石虽然好看,但那里太拥挤了,两个大亭子高高的压迫感,让人觉得这里根本不是一个花园。”
宏伟、大,就一定美吗?有的孩子并不这样想。
经历了这么多的讨论、观察,每个孩子的“故宫印象”都有了更新,这座600多年的建筑,不再是一模一样的房子,不再仅仅是书本中的“壮观”“精美”“独特”,而是印刻在脑中的一个一个生动画面。
大家发现的过程是真实的,表达的过程也是真实的。因为我们的注意力不在于将这个学生与那个学生进行比较上,而在于不断地发现并尝试理解,所以学习的过程真实而自由。
我们希望孩子们带着这份真实和自由生活,让自己对这个世界多一点理解,并欣喜于自己多了一点理解。


⊙感谢家长志愿者董睿轩妈妈提供部分精美摄影作品,感谢韩宜辰爸爸联系制作故宫游学手册。


李跃儿芭学园小学实验班

芭小目前有两个校区:

海淀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朱辛庄321号(海淀学籍);

昌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水库路12号(昌平学籍)

招生电话:15313885790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学招生老师微信:




孩 子 是 脚   教 育 是 鞋
www.liyueer.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李跃儿芭学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